跨语言的汉语研究:一个有价值的学术选择
发布人:主任  发布时间:2016-05-20   浏览次数:292

“英语专业的研究者是否应该以英语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呢?这似乎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,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置于宏观的语言研究背景下,这个问题就有很大的纰漏。”

2015年5月18日,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官网博学楼内一个普通的教室,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文斌为澳门新葡官网694进入的师生奉送了一场学术盛宴。他的开场就是一反传统的质疑,这显然是他长期专注英汉语对比研究的结果,更是对汉语持续发展和不断创生倾注了心血的结果。抛出问题,王教授没有直接对问题进行回答,而是引用了语言研究大师赵元任先生的故事给听众以解释:语言研究,无论其语种,其终极目标是母语关照,这不仅取决于研究的可行性,更取决于语言发展的内生性。在王文斌教授的视野里,英语的教与学只是发展本族语的路径,但是英语研究如何为汉语研究做出贡献?王教授认为英汉语的对比研究是一条重要途径,但是这种研究不能将“西方语言学规制于汉语之上”,汉语作为一个自足的语言体系,其天然的属性是拒斥西方语言学体系的,从本质上构建汉语的语法体系才是我国汉语研究者的职责。然而在我国汉语体系研究还不够完善的境遇下,探索汉语的本质特点正是首要选择,王文斌教授认同将英语作为参照系进行的跨语言研究,他指出表面层次的描述性研究不能解决汉语本质特点的问题,他提出了基于词源学的从描述到概括的方式,认为汉语和英语的内生性差异是语言形态的,即汉语是空间性的,英语是时间性的。这显然是一种对语言的新的认知。

1941年,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他的文章《大学一解》中说“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,乃有大师之谓也。”谦逊、博学是华夏文化元素,更是诸多贤者风范,王文斌教授正是如此,爱人,关注青年人成长;敬人,常怀反省之心;立人,执着激荡于之心。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“人可以通过自身获得理性。”作为先学,王文斌教授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怀着激情,在不断的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,这是学术的指引,更是精神的启迪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骆北刚